在查考一系列史料后发现,对武状元的记载并不完全,有许多武状元籍贯不 详,特别是有关湖北的武状元记载更是极少。仅有一些零星记载,虽不足为据, 但仍可说明一些问题。现辑撰如下:文质:(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湖北薪水县人。明世宗嘉靖元年至七年间 中武举乡试,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癸丑科兵部武举会试第一人。据(实 录・世宗实录》载:嘉靖三十二年九月己巳,武举开科,取文质等90名。另据《黄 州府志》、《湖北通志)a:文质,新水县人,状元,锦衣卫都督,谥昭义。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在 明王朝,武状元死后能得到皇帝谥号的人并不多,可见文质生前是有大功于朝 廷的。张大德(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湖北安陆人。明神宗万历五年(公元1577 年)丁丑科武举会试第一人。据《明实录・神宗实录》载:万历五年,神宗命右春 坊、右谕德何洛文、高启愚主考武会试,取中武举张大德等80名。《湖北通志池 载:张大德为湖北安陆人,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壬午科状元。由于嘉靖武科 是从第二年开始才有考试,所以《湖北通志》的记载有误。关于张大德中武状元 的史料很少。刘承禧(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湖北麻城人。明神宗万历八年(公元1580 年)庚辰科会魁,即武举会试第一人。据(明实录》载,万历八年九月己卯,神宗皇 帝亲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陈经邦,翰林院侍讲朱康典武举试。刘承禧万历元年至七年间中武举乡试,高中武状元后的情况史上无记载。 据( 典州府志》载,刘承禧为万历庚辰科会魁,官至锦衣卫指挥O据查考《湖北通志》及部分县志,宋及以前湖北地区的武进士、武举人无从查 考。明代武进士、武举人数查得546人,系史料不全;清代武进士、武举人查有 3400余人。虽然只有明清时期的记载,但这仍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湖北武术的 兴盛。限于篇幅,现以县为单位辑录部分武进士名录如下:一、江夏县(今武汉市江夏区)(一)清朝武进土(顺治九年壬辰科)尹清;(顺治十五年戊戌科)周茂勋;(康熙六年丁未科)吴 国治;(康熙十五年丙辰科)胡宗道;(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杜诗韵、杨于昆;(康 熙五十二年癸巳科)周南;(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岳大中;(雍正五年丁未科)杜 升;(雍正十一年癸丑科)马国琏;(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杨土华;(乾隆五十二年 丁未科)田启泰;(嘉庆七年壬戌科)周天度、田邦麟、傅邦鼎;(道光十二年壬辰恩 科)田茂、杨世华。二、汉阳县(今武汉市汉阳区)(一)清朝武进土(顺治十二年乙未科)李犹龙、黄之常、易德谦;(顺治十八年辛丑科)胡国栋、 刘铎;(康熙六年丁未科)孟胤;(康熙九年庚戌科)彭继文;(康熙十二年癸丑科) 陈正国、解斯和;(康熙十五年丙辰科)陈谋;(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苏日亨;(康 熙三十六年丁丑科)彭天秩;(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刘履圻、苏门楫;(康熙四十 五年丙戌科)苏门辉;(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石宫音、黄元溥(康熙五十四年乙未 科)周必达;(雍正八年庚戌科)傅作相;(雍正十一年癸丑科)杨龙、郭宏运;(乾隆 四年己未科)姚方昕;(乾隆十三年戊辰科消钟伟式嘉庆六年辛酉恩科)彭世杰、 江必达;(道光九年己丑科)刘传忠;(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王登瀛式道光二十一 年辛丑恩科)肖逢春式光绪十二年丙戌科)张鸣魁。三、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一)明朝武进士(万历二十年壬辰科)彭益严;(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韩养正;(天启二年壬 戌科)熊奋渭;(崇祯元年戊辰科)韩范闻;(崇祯十三年庚辰科)肖启龙。(二)清朝武进土(顺治九年壬辰科)韩奕;(顺治十六年己亥科)张文宏;(康熙十二年癸丑科) 周峻;(康熙三十年辛未科)闵世骞;(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消起凤、陈土元;(康 熙四十二年癸未科)周於德;(康熙五十二年癸巳科)江绪;(康熙六十年辛丑科)马云襄;(乾隆十三年戊辰科)庞超然;(乾隆四十年乙未科)刘宗天式嘉庆四年己 未科)曾大观(中榜眼);(嘉庆十年乙丑科)雷捷凯;(道光十八年戊戌科)曾传先; (咸丰六年丙辰科)叶锡麟;(咸丰九年己未科)祝定清;(光绪九年癸未科)段春 茂;(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韩道义、彭振魁;(光绪十八年壬辰科)叶锡鹏、吴占 鳌、胡凤山;(光绪二十年甲午科)张寿鼎、曾寿昌。四、大冶县(今大冶市)(一)清朝武进士(顺治十八年辛丑科)马鸣瑞;(康熙十八年己未科)齐贤;(乾隆七年壬戌科) 刘浩式道光九年己丑科)祝步升。五、武昌县(今鄂州市)(一)明朝武进士(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吴汉才、夏永清。(二)清朝武进士(康熙九年庚戌科)汪辉然;(康熙三十年辛未科)叶定邦;(康熙三十九年庚 辰科)叶最烦、(科分不详)叶泽世、田正华;(同治十年辛未科)张国柱式光绪六年 庚辰科)张殿扬、姜满兰;(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汪金榜。六、黄冈县(今黄冈市)(一)明朝武进士(建文二年庚辰科)操重武;(万历二年甲戌科)金来相;(万历十四年丙戌科) 吴时乔、金章;(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杜修、王追瑁“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金 城、金印;(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张燮;(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张应祖、蔡一申、 徐时济;(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孟淑孔、陶绍侃;(天启二年壬戌科)李文玉、戴天 颜、余士昌;(天启五年乙丑科)王吉士 ;(崇祯元年戊辰科)刘甄贤、徐铮、(科分不 详)张班。(二)清朝武进士(顺治九年壬辰科)张奇;(顺治十五年戊戌科)张文光(先);(康熙十八年己 未科)周时中式康熙三十年辛未科)黄式坦、孙继仲;(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李凤亨、胡良栋;(康熙六十年辛丑科)王镇勋(锡);(雍正二年甲辰科)曹绍烈;(乾隆 四十九年甲辰科)胡定泰;(嘉庆六年辛酉恩科)陶开甲、(科分不详)张尚圣。七、黄安县(今红安县)(一)明朝武进土(洪武三年庚戌科)武筹式景泰七年丙子科滓涉洲;(崇祯十年丁丑科)王融。(二)清朝武进土(顺治九年壬辰科)秦文斗(文光);(光绪二年丙子恩科)徐连元、吴锡龙;(光 绪十五年己丑科)刘国栋。八、麻城县(今麻城市)(一)明朝武进土(万历二年甲戌科)金行文;(万历五年丁丑科)黄万里;(万历八年庚辰科)周 宏谟、刘承禧;(万历十一年癸未科)彭信古、刘守有、袁千里;(万历十五年丁亥 科)吴应邦;(万历十七年己丑科)万吉龄;(万历二十年壬辰科)刘侨;(万历二十 三年乙未科)罗四维;(万历三十四年丙午科)邱坦、梅国林;(万历四十七年己未 科)梅廷和;(崇祯四年辛未科)周应阡、(科分不详)刘幼堪、周之宠、肖明时、梅守 盛、黄定仪、喻秉钺、罗万有、袁尚纲。(二)清朝武进土(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钱奇策;(光绪二年丙子冬科)程风池;(光绪十八年 壬辰科)程绍甲。九、薪水县(今濡水县)(一)明朝武进土(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邓祖禹;(崇祯元年戊辰科)李师渊、(科分不详)文 质、文应绍、陈经邦、雷应贵。(二)清朝武进土(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官珍;(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朱应高;(雍正二年甲 辰科)徐立正;(雍正五年丁未科)骆文璜;(光绪三年丁丑科)何梦龙;(光绪九年 癸未科)李玉麟。十、薪州(今薪春县)(一)清朝武进士(顺治十二年乙未科)管遵王式顺治十五年戊戌科)严均;(顺治十八年辛丑 科)丁彭;(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徐本信;(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何永清;(同 治七年戊辰科)裴清辅。十一、广济县(今武穴市)(一)明朝武进士(万历三十二年甲辰科)李甘泉;(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胡海;(天启五年乙 丑科)翟志超。(二)清朝武进士(顺治十八年辛丑科)饶武中;(康熙三年甲辰科)张竣基;(同治十年辛未科) 饶敷国;(光绪三年丁丑科)周之德。十二、黄梅县(一)明朝武进士(科分不详)周乃武。(二)清朝武进士(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钱宏勋、(科分不详)张铭。
浏览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