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家百废待兴。中央国术馆亦忙于复馆,但南 京馆址已毁于战火。当时教育部对于张之江的复校申请百般刁难,既不发复馆 经费,又不安排馆舍。张之江四处奔走,终觅得天津河北体育场作馆址,并筹 募经费,把国术馆改为私立武馆。

中央国术馆的建立凝结着一批志士仁人的智慧及满腔爱国之心。不可否认 的是,它的成立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推动了武术的传 播,而且将武术的文化层级提升为一种国粹,国术一名的确定即是由此开始。 只因政局动荡,抗日战争加之西洋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使得中央国术馆终昙花 一现。

 

第一 十三章

武术与外交

泱泱古国,巍巍华夏,历史悠久,孕育的中华武术蕴藏了极其深厚的华夏 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提及与体育相关的政治事件,国人首先想 到的是1972年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殊不知武术素来与政治结缘, 早在“乒乓外交”之前的20世纪50年代,武术就与政治外交结下不解情缘。 才使近些年来,武术风靡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和追捧。那么,什么样的 局势促使包涵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走出国门呢?武术又是怎 样一步步地在世界舞台上成为中外人民友好交流的重要形式?请随着笔者一起 回看历史,探寻中华武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纽带的原因。

一、 武术外交结缘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亟须寻找一个平台来让世界了解中国。而体 育的存在和发展不是绝对独立的,历史背景和区域文化的影响,它必然会受到 相应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形态等的制约。另外,长期的战争阻碍 经济发展,摧残国民身体素质,影响劳动生产的发展。毛泽东主席做出“发 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指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体育 成为改善人民体质,提升劳动能力,服务国家建设的一种战略。武术作为带有 民族特色的本土体育运动项目,受儒、佛、道、兵等主流传统文化的熏陶,有 着丰富的表演艺术内涵,汇聚了历代练习者和传承人的智慧。中华武术通过各 种渠道代表国家符号在世界各国进行演出,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吸 引其他国家人民的眼球并博得喝彩。

二、 武术外交事件

()顾留馨越南授拳

顾留馨[H (1908-1990):出生于上海,曾习练方合拳和金刚腿,后师[1]杨祥全.现代武术史[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5: 29. 从杨澄甫练习杨氏太极拳、师从陈发科练习陈式太极拳,有很深的造诣。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事武术工作,曾任黄浦区第一任区长,历任上海市武术 协会主席,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兼技术研究会副主任,国家级武术裁判。曾在 1959年受国家体委委托,赴河内教授太极拳。1956至1966年任上海体育宫主 任,1979年任上海体育科研所副所长。1977年和1980年两次东渡日本讲学、 授拳。1979年当选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和上海市武术协会主席,后应聘为上海 体育学院兼职教授。1990年6月17日,因病逝世。著有《简化太极拳》《太 极拳术》《太极拳研究》《陈式太极拳》《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等。

国家武术队出访捷克斯洛伐克和缅甸

1960年6月22日至7月4日,应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邀请,我国组成一 支国家武术队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赴捷克斯洛伐克访问,作为中外交流的友好使 者,参加捷克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友谊晚会”的武术表演。成员有徐其成 (武术队队长)、邵善康、王金宝、严广才、韩明南、于天堂、王常凯、于立 光、张植滨、杨僧宝、李福妹、张玲梅、蒲祥珠、张海风、赵洪德、翁积秀、 范桂娥、汪佩琴、穆秀杰等19人。口]表演的项目有个人项目、团体剑和对 练表演。揭开了武术对外交流的序幕。

1961年1月2日,这支武术队随同周恩来总理率领的访缅友好代表团赴 缅进行了巡回表演,受到缅甸人民的热烈欢迎。12月22日上午,体育代表团 48人(由足球队和武术队组成,80岁高龄的著名武术家、中国武术协会副主 席王子平任武术队领队)乘专机飞往缅甸原首都仰光。1961年1月6日,缅 甸政府在仰光昂山体育场举行盛大群众集会,大会上中国武术队进行武术表 演。武术代表团在缅甸前后访问40多天,到过9个城市,比赛和表演40多 场,展现了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接下来的几年国家武术队都会有出国表演的 机会,中华武术走出国门,开始向世界人民展示它的姿态。

中国武术代表团访问美国

“文革”后期,为恢复体育竞赛和对外交流,北京体育大学专门建立了武 术班和体操班,门惠丰老师是这两个班的总负责人,夏柏华老师担任武术班教 练。武术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总共12名,最大的十多岁,最小的还不到 10岁。1969年以后,我国对外关系重新步入正轨并且不断开拓新局面。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等访 华,这是一次改善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访问期间,尼克松一行观看了武术青 训队的表演。队员们表演了武术基本功,冲拳、踢腿、翻腾、旋子、旋风脚、


  1. 吴兆祥.体育百科大全:22 [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78. 外摆莲,整齐划一,干净利落,给见多识广的基辛格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令 其赞叹不已。不久,基辛格便向我国领导人提出了邀请武术代表团访美的意 向,后经双方努力,多次协商,将访问日期确定于1974年的6月。口]武术代 表团成为继乒乓球代表团、国家体操队之后,中美正式建交前访美的第三支代 表队。


张山具体负责选拔全国优秀武术运动员,蔡龙云、马贤达、邵善康、成传 锐、王金宝、李文贞、王树田、潘清福等组成两支调研队伍2]奔赴全国各地 考察筛选优秀武术运动员。

一组由蔡龙云带队,去云南、广东、广西、河南、湖南、湖北等地进行调 查、选拔;一组由张山带队,去上海、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地进行调 查、选拔。经选拔,从全国各运动队和体校调集120名运动员,在北京工人体 育场集训2个月后,依据选拔标准淘汰40人,又经过二次、三次选拔,综合 考虑武术队人员年龄等方面的因素,最后选定了李连杰、于海、吕燕、崔亚辉 等38名优秀武术运动员。武术代表团对于运动员表演的服装以及武术表演的 配乐等进行严格的要求,突出民族特色、传统风格和观赏性。经过紧张、全 面、有序的准备,中国武术代表团成立,共44人,56个表演节目,10个备用 节目。访美武术代表团组成[3]:郭雷任团长;张山、王家栋任副团长;杨兆 祥任秘书;毛舜华、孙柏青任翻译;王义勤为跟队医生;钱嗣杰、冯煜萍为随 队记者;邵善康、于天堂、张玲妹担任教练;陈道云为女队队长,女队队员有 何伟琪、郭佩、赵林燕、李小平、施梅林、程爱萍、吴秀美、徐斌、白燕侠、 宗巧珍、吕燕;郭省聚为男队队长,男队队员有徐其成、王常凯、任继华、牛 怀禄、高西安、刘学志、韩明男、王金宝、杨承冰、张福云、周涛、俞吉元、 莫少能、李启明、康戈武、曾铁明、邱方俭、崔亚辉、李连杰。中国武术代表 团于1974年6月21日到达美国,在美25天,访问了夏威夷、洛杉矶、纽约 和首都华盛顿等多个城市,先后表演16场。破中美邦交的坚冰,再一次圆满 完成推动中美友好建交的重任,开启了中国国际交往的新局面。

太极拳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4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应日本邀请,以魏明为团长,韩昭英为 副团长,吴彬、李俊峰、陈道云为教练的中国少年武术代表团一行42人,先

[1] 李岩.近代以来中国武术价值观的变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75.

[2] 杨祥全.现代武术史[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5: 74.

[3] 杨祥全.现代武术史[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5: 84. 后访问了日本的东京、藤泽、金泽等地,进行了 40多场表演[1]。这是中日 正式建交后,中华武术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中国武术队出访其他国家

1974年中国武术代表队访美后,武术出访活动越来越频繁。再加上中国 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尤其是1979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通过了恢复中国奥委 会合法席位的决议,中国恢复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打开了我国体育与国际体 育联系的大门,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起点,使我国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 国际体坛,武术的对外友好访问和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国际上逐渐兴起学习中 国武术的热潮。1975—1985年,武术代表团每年都有2—3次出国访问的机 会。

浏览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