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横摆踢腿
预备势。上体稍右转并侧倾,顺势带动左腿,直腿向右上方横摆打腿,扣膝,踝关在屈紧,力达脚背至小腿下端。
(2)右横摆踢腿
预备势。左膝外展,上体左转,收腹,带动右腿收髓、扣膝、直腿向左上方横摆打腿,踝关节屈紧,力达小腿下端至脚背。
要点:以转体带动摆腿,动作连贯、快速。
用法:例如甲左冲拳击乙头部,乙撤步闪躲,随即甲左转身右横摆腿击乙肋部。
扫腿分前、后扫腿两种,是一种低位攻击型腿法。这里主要介绍后扫腿。使用后扫腿进 攻对手时机选择很重要,一是距离要适中;一是对方身体重心在前脚匕 脱离了这两个条件
使用扶地后扫,呈功率较低。完成动作后,不管呈功与否,应迅速站起来,或准备迎击对手 反攻。
后扫腿:左腿屈膝全蹲,脚前掌为轴,两手扶地向右后方转体一周,展髓带动右腿向左后方弧线擦地直腿后扫,脚掌内扣钩紧,力达脚后跟至小腿下端背面。
要点:拧腰低身与转体要快速连贯,借以带动扫腿,加快动作速度,增强力度。
用法:实战中,突然下蹲,没有经验的对手会出现瞬间的迟疑,容易将其扫倒。例如后扫破拳法。当乙右腿在前欲以拳法进攻时,甲突然下蹲,后扫腿击乙脚跟。
(五)基本摔法
摔法是武术中“四击”之一。"远腿、近拳、贴身靠摔”,摔是掷出、颠翻的意思。散手中 的摔法讲究一触即摔,即“快摔”。摔法既可用于主动进攻,也可用于防守反击。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摔法。
1.夹颈过背摔
双方(称甲、乙方)由实战姿势开始(以下均同)。乙以左宜拳击甲头部;甲川前臂格挡乙左 前臂,左臂乙右肩上穿过后,屈臂夹乙颈部;同时右脚背步(转体撤步)至与左脚平行,两腿屈膝,身体右转,以左侧臀部紧贴乙方小腹部;继而两腿蹬伸,向下弓腰低头,将乙方背起后摔倒。
要点:夹颈要紧,背步转身要快,低头、蹬腿要协调快速有力。
用法:多用于防守冲拳、损拳击头部时反击,或主动进攻。
2.插肩过背摔
乙用右损拳击甲头部,甲立即向前上步,左闪身,左臂由乙右腋下穿过;背右步至与左 脚平行,两腿屈膝;同时右手推拍乙左前臂,两腿蹬直,向下弓腰低头,右上臂插抱乙右腋下将乙摔倒。
要点:闪身快,背步、转身协调一致,低头、弯腰、蹬腿连贯有力。
用法:防守冲拳、损拳对头部攻击时,闪躲反击。
3.拨颈勾踢摔
乙用右拳击甲头部,甲用左掌外格乙右前臂,顺势抓拿乙手腕部,并伸右臂穿过乙的肩部,用手向布拨乙颈部右侧;同时右脚勾踢乙左脚的踝关节处将乙钩倒。
要点:拨颈、勾踢要协调有力。
用法:用于对冲、损拳击打时的防守反攻快摔。
4.抱腿前顶摔
乙出拳击甲头部时,甲上左步,下潜躲闪,两手搂抱乙双膝关节处,屈肘用力回拉;同 时用左肩前顶乙大腿或腹部,将乙摔倒。
要点:下潜要快,抱腿要紧,两手后拉与肩顶要有力,并协调一致。
用法:用于主动进攻或防守反击。
5.夹颈打腿摔
乙川左冲拳击甲头部,甲用右前臂外格乙左臂,顺势抓拿乙手腕部;左手由乙左肩匕穿过,屈肘夹乙颈部;同时右脚经左脚向后插步与左腿平行,随即右转体用左小腿向后横打乙左小腿,将乙掀起摔倒。
要点:格挡迅速,夹颈有力,打腿、转身协调一致。
用法:在对手冲拳或损拳击打时,防守反击。
(六)散打主要防守技术
1.接触防守
⑴拍挡
左手(右手)以拳心或掌心为力点向里横向拍挡。
要点:前臂尽量垂直,拍挡幅度小,用力短促。
用法:用于防守对方直线型拳法或横向型腿法对上盘的进攻。
(2)挂挡
左手(右手)屈臂向同侧头部或肩部挂挡。
要点:大小臂叠紧上挂贴于头侧,要含胸侧身,以缩小暴露面。
用法:防守对方横向型的手法或腿法攻击上盘,如左右损拳或左右横踢腿等。
(3)拍压
左拳(右拳)变掌,以掌心或掌根为力点山上向下拍压。
要点:拍压时臂要弯曲,手腕和掌指要紧张用力,臂内旋,虎口、指尖均朝右(左)。
川法:防守对方正面的手法或腿法攻击中盘,如下冲拳、勾拳及蹬腿等
(4)阻挡
两脚蹬地,身体微前移,以肩部或手臂阻挡对方直线拳法的进攻。
要点:身体用力。阻挡拳法要含胸、闭气、提左肩并收下须;阻挡腿法要含胸、收腹、 沉气,两手紧护体前,尽量缩小被击面。
用法:破坏、阻挡对方的进攻,为反击做准备。
⑴撤步
前脚山前向后收步,接进后脚时脚前掌着地,重心落于后腿。。要点:前脚回收迅速,虚点地面:上体正直,支撑要稳。
用法:防守对方以腿法攻击下盘部位。如低蹬腿、低踹腿等。
(2)后闪重心后移,上体略后仰闪躲
要点:后闪时下须收紧,闭嘴合齿;后闪幅度不宜过大,重心落于后腿。
用法:防守对方拳法攻击上盘部位,为以腿法反击做准备,因此常常配合前蹬腿做防 守反击练习。
(3)侧闪
两膝微屈,俯身,上体向左侧或右侧闪躲。
要点:上体要含缩,侧身不转头,目视对方。
川 法:躲闪对方用手法正面攻击上盘部位,如左右冲拳等。
(4)下蹲躲闪
屈膝,沉胯,缩颈,重心下降,弧形向下躲闪,两手紧护胸部。
要点:下潜躲闪时,膝关节、髅关节和颈部要协调一致,口视对方。
川 法:防守对方横向攻击头位,如左右损拳、高横踢腿等。
(5)提膝
后腿微屈,独立支撑,前腿屈膝提起。
要点:重心后移,提膝迅速。
用法:防守对方正面或横向腿法攻击下盘部位。如低踹腿、勾踢腿等。若对方腿法攻击的是大腿或腰腹部,则可用小腿阻挡,以防守对抗。
第二节擒拿与反擒拿
一、擒拿与反擒拿简介
擒拿是由武术运动逐步发展而呈的一项克敌制胜的技击招法。它是针对人体各部位的关 节和穴位,采用锁、扣、缠、拿、抓、拧、点、压、拨、刁等手法,拿住对方一个或两个关 节一,达到“拿其一点,控其全身”的目的。因为人体各部位的构造功能,有一定的限度,各个 关节的弯曲旋转幅度有一定的范围。当人体的某些肌肉、骨骼、穴位受到超过生理限度的压 迫或外界暴力时,就会产生剧烈的反应,轻者出现酸、麻、木等感觉;重者失去抵抗能力; 再者则分筋错位,脱臼骨折,造呈伤残;更有甚者会失去知觉而昏迷,乃至丧失生命。反擒 拿则是被人擒拿时,审对方之意,凭肌肉感觉,及时掌握其劲路变化,顺人之势,借人之力, 化解其擒拿之后而反击之。使用擒拿与反擒拿时,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快速勇猛出手稳, 力点准,发劲狠。
武谚云:”远打,近拿,贴身摔工擒拿技术具有快速灵敏,贴身近战和技击性强的特点。 而且擒拿是用反关节和点拿穴位的方法制胜于敌,技术性强而又复杂,练习者需具备一定的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在熟练掌握各种方法要领的同时,还 要加强基本功和自身身体素质的训练,以及掌握必要的擒拿技法规律。在学习和运用擒拿技术的同时要做到上下相随,协调击打;见手使手,借劲使劲,顺势发力;虚实分明,避实击 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扬长避短,沉着善战。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技术娴熟,才能在擒 拿搏击中灵活运用、得心应手,充分发挥其攻击力。
二、擒拿基本手法
擒拿技术是一门与敌人进行近身近战的格斗技术,以擒拿对手的关节和穴位为主。在近 距离的实战中,只有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擒拿手法,才能制服对方取胜。因此学好手法是非常重要的,擒拿的手法很多,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抓:对方用拳或掌击来,五指合力将其前臂或腕关节握住。在实战中,抓和拿是并举配 合运用的。
拧:对方用拳或掌击来,抓住对方前臂或腕关节向里或向外旋转,将其控制住,称之为拧。
拨:对方用拳击打腹部时,用前臂由上向下、向里封堵,使对方攻击方向改变后迅速回收,称之为拨。
架:对方用拳或掌击来,用前臂向上横截,支撑对方前伸臂。
压:对方用拳或掌击打腹部时,前臂由上向下挤住对方前伸臂用力向下。常与拿一起使用,压住对方的臂、腕、肘、膝等关节处,使其无法移动。
缠:对方抓住当手腕时,被抓手以腕关节为轴向上、向外、向下旋转,抓拧对方手腕。
推:对方用拳或掌击来,用手向外或向前用力,使其前臂移动,改变攻击方向,称之为 推。
托:对方用拳或掌由上向下击来,用手掌山下向上举,控制对方手臂,阻止对方下击。
刁:对方用拳或掌击打当头面部,反手山里向外,小指一侧先接触对方前臂或腕关节, 然后五指合力,将其前臂或腕关节攥住,称之为刁。
掳抓:对方用拳或掌击打当头面部,川前臂由下向上横截,触到对方前伸臂时,顺势反手抓紧对方前臂或腕关节,用力向自己斜下方拉,称之为掳抓。
搅架:对方用拳或掌击打头面部,用前臂向斜上方架出,拳心朝里,触到对方前臂后迅速外旋上架前臂,拳心朝外。上架前臂耍贴紧对方前臂,不但使对方前臂改变攻击方向,还 可紧紧将其控制住。
浏览13次